干货分享
展开分类
收起分类

浙江宏鑫密封件有限公司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CN 215596297 U

2024-07-01 08:02:02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 实用新型专利 (10) 授权公告号 CN U (45) 授权公告日 2022.01.21 (21) 申请号 2.4 (22) 申请日 2021.09.03 (73) 专利权人地址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新河镇环城东路30号 (72) 发明人 张文清 (74)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李伟杰 (51) Int.Cl.F16F 15/08 (2006.01) F16F 15/023 (2006.01) 权利要求书 1页 说明书 3页 附图 2页 (54) 实用新型名称 汽车减震垫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减震垫,属于机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汽车减震垫减震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包括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固定板用丝杆垂直固定,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设有缓冲层,缓冲层中间设有安装槽,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设有缓冲结构,缓冲结构位于安装槽内。本汽车减震垫具有双重减震效果。 U7 9 2 6 9 5 5 1 2N C CN U 权利要求书 1/1 页码 1.该汽车减震垫包括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2),上固定板(1)用丝杆(3)竖直固定,其特征在于:上固定板(1)与下固定板(2)之间设有缓冲层(4),缓冲层(4)中部设有安装槽(4a),上固定板(1)与下固定板(2)之间设有缓冲结构(5),缓冲结构(5)位于安装槽(4a)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缓冲结构(5)包括与上固定板(1)下端面固定连接的缸体(5a),缸体(5a)内设有活塞(5b),活塞(5b)下端固定连接活塞杆(5c),活塞杆(5c)下端固定连接下固定板(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缸体(5a)内设有弹簧(5d),弹簧(5d)两端分别抵靠缸体和活塞杆(5c)。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下固定板(2)上螺纹连接有调节套(6),调节套(6)螺纹固定连接在活塞杆(5c)下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套(6)下端设有六角槽(6a),六角槽(6a)与调整套(6)同轴设置,调整套(6)位于下固定板(2)内侧。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汽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4)外侧壁设有若干环形槽(4b),环形槽(4b)与上固定板(1)同轴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环形槽(4b)底部均为圆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汽车减震垫,其特征在于:缓冲层(4)采用橡胶材料制成。22 CN U 说明书 1/3页 汽车减震垫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减震垫,特别是一种汽车减震垫。 背景技术 [0002]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出现颠簸现象,尤其在路况恶劣时,车轴容易撞击车架而造成损坏。现有的防止车轴与车架相撞的措施是采用天然橡胶混合丁苯橡胶制成的减震垫,也有采用三元乙丙橡胶或氯丁橡胶制成的。这种减震垫的减震体为实心,呈半椭圆形。 半椭圆形减震体的一端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连接螺栓,减震体的另一端为平面。但是,由于上述材料本身柔韧性差,或不耐候老化,或撕裂性能差,导致其寿命较短,大部分减震产品无法承受大载荷的冲击,橡胶在强压下与金属碰撞时发生撕裂,有的在使用后严重老化、开裂,因此减震垫的材料选择是一个关键问题,此外,减震垫的结构也需要改进。[0003] 中国专利文献(申请号:2.2)公开了一种汽车用减震垫,包括半椭圆形减震体、减震体一端的固定板、固定板上的连接螺栓、减震体另一端的平面。 所述减震体的环形侧壁上形成有至少一条环形凹槽,所述减震体由聚氨酯制成,所述环形凹槽为垂直于减震体轴线的横向环形凹槽。

但该汽车减震垫仅具有单一的减震作用,因此其减震效果并不理想。发明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具有双重减震作用的汽车减震垫。[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该汽车减震垫包括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通过螺钉竖直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之间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中间设有安装槽,所述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之间设有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位于安装槽内。 [0006] 使用时,由于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之间设有缓冲层,缓冲层对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均起到缓冲作用,由于安装槽内设有缓冲结构,缓冲结构对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形成二次缓冲,实现双重减震,具有减震效果更佳的优点。 [0007] 上述汽车减震垫,缓冲结构包括与上固定板下端面固定连接的缸体,缸体内设有活塞,活塞下端固定连接活塞杆,活塞杆下端固定连接下固定板。缓冲结构采用缸体和活塞杆,具有缓冲效果好、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0008] 上述汽车减震垫,缸体内设有弹簧,弹簧两端分别抵靠缸体和活塞杆。

减震垫_减震垫的作用_减震垫的正确安装方法

缸体内设有弹簧,对活塞杆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提高了汽车减震垫的减震效果。[0009] 上述汽车减震垫中,调节套螺纹连接在下固定板上上海高端网站设计,调节套螺纹固定连接在活塞杆下端,通过设置上述调节套来调节活塞杆与下固定板的相对位置,达到调节弹力的效果。[0010] 上述汽车减震垫中,调节套下端设有六角槽,六角槽与调节套同轴设置,调节套位于下固定板内侧,六角槽便于调节套转动,具有调节更方便的优点。 [0011] 上述汽车减震垫中,缓冲层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与上固定板同轴设置,缓冲层的外侧壁设置有环形凹槽,提高了缓冲效果。 [0012] 上述汽车减震垫中,环形凹槽的槽底均为圆弧形,环形凹槽的槽底为圆弧形,避免应力集中,使用寿命长。 [0013] 上述汽车减震垫中,缓冲层采用橡胶材料,缓冲层由橡胶材料支撑,具有缓冲效果好,制造方便的优点。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苏州网页设计,本汽车减震垫具有以下优点:[0015] 1、由于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之间设有缓冲层,缓冲层对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均起到缓冲作用,由于安装槽内设有缓冲结构,缓冲结构对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形成二次缓冲,实现双重减震,具有减震效果好的优点;[0016] 2、缓冲结构采用缸体和活塞杆,具有缓冲效果好、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的优点;[0017] 3、缸体内设有弹簧,对活塞杆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提高了汽车减震垫的减震效果;[0018] 4、缓冲层的外壁设有环形凹槽,提高了缓冲效果。

附图简要说明 [0019]图1为本汽车减震垫的剖面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汽车减震垫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0021]图中,1、上固定板;2、下固定板;3、丝杆;4、缓冲层;4a、安装槽;4b、环形槽;5、缓冲结构;5a、缸体;5b、活塞;5c、活塞杆;5d、弹簧;6、调节套;6a、六角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3]如图1所示,该汽车减震垫包括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2,上固定板1竖直固定连接有丝杆3,其特征在于: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2之间设有缓冲层4,缓冲层4中部设有安装槽4a,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2之间设有缓冲结构5,缓冲结构5位于安装槽4a内。 缓冲结构5包括与上固定板1下端面固定连接的缸体5a,缸体5a内设有活塞5b,活塞5b下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5c,活塞杆5c下端固定连接在下固定板2上。[0024]下固定板2上螺纹连接有调节套6,调节套6螺纹固定连接在活塞杆5c下端。调节套6下端设有六角槽6a,六角槽6a与调节套6同轴设置,调节套6位于下固定板2内侧。

[0025] 缓冲层4外壁设有多个环形槽4b,环形槽4b与上固定盘1同轴设置,环形槽4b槽底均为圆弧形,避免应力集中,使用寿命长。缓冲层4采用橡胶材质,缓冲效果好,制造方便。 44 CN U 使用说明书 3/3页 [0026] 使用时,由于上固定盘1和下固定盘2之间设有缓冲层4,缓冲层4对上固定盘1和下固定盘2均有缓冲作用。由于安装槽4a内设有缓冲结构5,缓冲结构5采用缸体5a和活塞杆5c,对上固定盘1和下固定盘2形成二次缓冲,实现双重减震,具有减震效果好的优点。六角槽6a便于调节套6转动南京网页制作,具有调节方便的优点。 [0027] 另一种方式是,在缸体5a内设置弹簧5d,弹簧5d的两端分别抵靠在缸体和活塞杆5c上,对活塞杆5c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从而提高汽车减震垫的减震效果。[0028] 本文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精神的举例,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述的具体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或补充,或进行类似的替换,但均不会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超出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0029] 虽然上固定板1、下固定板2、丝杆3、缓冲层4、安装槽4a、环形槽4b、缓冲结构5、缸体5a、活塞5b、活塞杆5c、弹簧5d、调节套6、六角槽6a等术语在本文中使用较多,但不排除使用其他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将其解释为任何附加限制都是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55 CN U 说明书 1/2 页 图 166 CN U 说明书 2/2 页 图 277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5051436277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