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标准规范T∕-2020浮动地板隔声系统应用技术规范.pdf
采用材料时,强度等级宜为C15,填充层厚度不宜小于50mm;且应设置双层钢丝网,钢丝网与混凝土保护层上下表面的距离为;采用石膏基自流平砂浆填充层材料时,填充层厚度不宜小于40mm。4.3.6 管道穿过楼面时,应采取垂直隔离板等构造措施隔离声桥(图4.3.6)
图4.3.6 管道穿越楼面声桥隔断结构示意图1-面层;2-保护层;3-隔音层;4-钢筋混凝土楼板结构层;5-垂直隔离片;6-建筑密封胶;7-穿越楼面的垂直管道及套管
-2016标准下载4.3.6管道穿越楼板的隔音桥隔断结构
5.1.1 浮动楼板隔声系统施工前,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工程要求进行。
5.1.1 浮动楼面隔声系统施工前,应根据设计文件要求和工程实际,编制专项施工计划,经建设、监理单位签字认可,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质量交底和专业技术培训。5.1.2 浮动楼面隔声系统应按照设计文件和专项施工计划进行施工。
5.1.3 批量施工前,应在现场采用相同的材料、施工方法和工艺制作样板房,经参与施工的各方确认后方可施工。5.1.4 浮动地板隔声系统施工过程中及竣工后24小时内,室内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且不应高于35℃。
5.1.3 批量施工前,现场应采用相同的材料、施工方法和工艺。
5.2.1 浮动楼面隔声系统施工应在钢筋混凝土楼面结构及墙面抹灰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进行,基层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的有关规定。5.2.2 浮动楼面隔声系统主要材料应在室内存放,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日光、雨淋。5.2.3 浮动楼面隔声系统施工过程及材料存放过程中应采取防火措施。
5.3.1 浮动地板隔声系统的施工应包括基面处理
1 浮动楼板隔声系统施工应包括基面处理、竖向片材粘贴、隔声层铺设、保护层浇注及养护等工序(图5.3.1)
浮动地板隔音系统施工流程
5.3.2 楼面基面及转角处基面墙面应清洁、平整、干燥;对凹坑、裂缝应用强度等级不低于M15的预拌水泥砂浆修补找平;清除凸出部分。楼面基面不平整时,应铺设找平层。5.3.3 沿转角处墙面及穿过楼面的垂直管道套管铺设、粘贴垂直隔离片,粘贴应平整、牢固。接缝应对接,接缝两侧防水胶带宽度应相等,并应平整、牢固、无皱褶。5.3.4 隔声垫应空铺或点铺在楼面表面,铺设应平整,接缝应严密;隔声垫之间、隔声垫与垂直隔离片之间的接缝处应用防水胶带密封,接缝处两侧防水胶带的宽度应为
隔离片粘贴应平整、牢固,接缝应对接,接缝两侧防水胶带粘贴宽度应相等,且应平整、牢固、无皱褶。5.3.4 隔声垫应空铺或点铺于楼面,铺设应平整,对接缝应严密。隔声垫之间、隔声垫与垂直隔离片之间的对接缝应用防水胶带密封,接缝两侧防水胶带粘贴宽度应相等,且应平整、牢固、无皱褶。防水胶带应沿接缝长度方向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mm。
5.3.4 隔声垫应平铺或粘贴于地板表面。
无机保温砂浆施工应遵守下列规定
1无机保温砂浆施工前应标出抹灰厚度控制线,然后使用无机保温砂浆制作标准饼、打孔加强筋;2无机保温砂浆应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配制;配制砂浆时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应小于3分钟,混合好的砂浆应在3分钟内用完;3无机保温砂浆应分2层施工,每层无机保温砂浆厚度不大于20mm;无机保温砂浆之间粘结应牢固,不应出现脱层、空鼓、开裂等现象;4无机保温砂浆施工后应做好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小于7d。 5.3.6 保护层采用细石混凝土或再生骨料混凝土时,施工除应符合混凝土施工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门洞处应设模板,模板高度应大于细石混凝土或再生骨料混凝土浇筑后的高度; 2、运输细石混凝土或再生骨料混凝土时,应在隔声垫上铺木板,不得直接在隔声垫上运输; 3、细石混凝土或再生骨料混凝土应分层浇筑,距保护层顶面 15mm~20mm 设置钢丝网,钢丝网应清洁、无破损; 4、细石混凝土或再生骨料混凝土应使用平板振动器振捣或用 30kg 重型压路机来回碾压密实,直至表面无明显塌陷、出现水泥浆、无气泡冒出为止; 5、细石混凝土或再生混凝土吸水后终凝前应抹平压实;6、细石混凝土或再生混凝土浇筑后应保持湿润养护,可洒水或覆盖,养护时间不宜少于7天,养护期间不得踩踏、堆放材料、安装模板、支架等。7、细石混凝土或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不得在其上行走。
1无机保温砂浆施工前应标出抹灰厚度控制线,然后使用无机保温砂浆制作标准饼、打孔加强筋;2无机保温砂浆应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配制;配制砂浆时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应小于3分钟,混合好的砂浆应在3分钟内用完;3无机保温砂浆应分2层施工,每层无机保温砂浆厚度不大于20mm;无机保温砂浆之间粘结应牢固,不应出现脱层、空鼓、开裂等现象;4无机保温砂浆施工后应做好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小于7d。
5.3.7 保护层采用水泥基自流平砂浆时,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的规定。
5.3.8 保护层采用石膏基自流平砂浆时,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浆料可采用半机械法或全机械法配制,并应充分搅拌至均匀、无结块;2 摊铺浆料时,应将自流平浆料倒在施工面上,可用专用锯齿刮刀辅助浆料均匀摊铺,并用消泡滚筒进行消泡处理;3 施工完成后,在施工环境条件下,自流平地坪厚层应养护24小时以上。5.3.9 保护层采用高抗裂混凝土时,宜采用摊铺机或振动梁进行摊铺,施工应遵守以下规定:1 摊铺前,应根据摊铺厚度、膨胀尺寸确定摊铺速度和振动频率;2 摊铺过程中,摊铺作业应连续进行; 3 浇筑后应进行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宜少于7d;养护期间不得踩踏、堆放材料、安装模板及支架。5.3.10 楼面采用辐射供暖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辐射供暖供热
制冷技术法规相关规定
5.3.11 饰面层的施工应在浮动地板隔声系统施工完成后进行。
6.1.4 浮动地板隔声系统各施工工序结束后,
1 楼面基层及其处理;2 竖向隔离片粘贴;3 隔声垫铺设;4 防水胶带粘贴及密封;5 无机保温砂浆抹面;6 钢筋网铺设(保护层为细石混凝土或再生混凝土时)。6.1.6 浮动楼面隔声系统竣工验收应提供下列资料并纳入竣工技术档案:
2 有效期内的浮动楼板隔声系统型式试验报告、主要组成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产品出厂检验报告、现场复验报告及现场检验记录; 3 经批准的施工方案及施工技术简报; 4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及影像资料; 5 检验批及分项工程验收记录; 6 影响工程质量的其他技术资料。 6.1.7 浮动楼板隔声系统验收的检验批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 为一个检验批,不足 的计为一个检验批; 2 检验批的划分也可由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或施工单位本着符合施工进程、便于施工和验收的原则商定。
1、浮筑楼板隔声系统主材、辅材的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文件和产品标准的规定。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有效的系统检验报告、现场复检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
性能应通过现场抽样复验,复验项目应符合表6.2.2的规定。
检验方式:随机抽样检验,并查看复检报告。检验数量:同一生产企业、同一品种的产品检验数量不少于3组。
2.2 浮动地板隔声系统主要材料
6.2.3 浮动楼板隔声系统的施工方法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满足工程系统建设要求,按施工计划施工。检验方法:对照设计文件、施工计划进行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对质量有疑问时,应抽样、解剖检查。检验数量:每检验批不得少于3件。
.2.4 隔声垫的厚度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
5.2.5 无机保温砂浆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其最小厚度应为
不应小于设计厚度的90%。
检验方法:采用钢针插入法、尺子测量法;采用钻芯法、尺子测量法。检验数量:按检验批数计算,每个检验批至少检验3处。现场钻芯检验数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标准》的有关规定。
6.2.6 保护层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检验方法:查阅检验报告。检验数量:对同一批保护层的强度试块,每个检验批不得少于1组。每个检验批的楼面工程面积大于时,每增加应增加1组检验试块。当增加的楼面工程面积不足时,应按1组试块检验。6.2.7 浮动楼面隔声保温系统施工完成后,系统隔声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和设计文件的规定。检验方法:现场检验按现行国家标准《声学建筑与建筑构件隔声测量第7部分:楼面撞击隔声现场测量》GB/.7的有关规定进行。检验数量:每个检验批选取不少于1个自然间。
检验方法:观察;卡尺测量。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检验数量:每检验批选取3个自然间,测量竖向隔离件接缝宽度,其余均检查。
6.3.2 隔声垫铺设应平整,接缝应紧密,并应有最小接缝宽度。
检验方法:观察;卡尺测量。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检验数量:每个检验批次不少于3处,每处10m2,测量隔声垫接缝宽度:其余全部检查。
6.3.3 接缝处防水胶带应密封良好
.3 接缝处的防水胶带应密封良好
检验方法:观察法。检验数量:全部检验。
6.3.4 保护层表面应致密、无裂纹等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检验。检验数量:全部检验。
6.3.5 保护层表面应平整,平整度允许偏差不应大于
检验方法:用2mm直尺或楔形塞尺检验。检验数量:每个检验批检验不少于3处。
检验方法:用钢尺测量3处,取最小值。检验数量:每个检验批随机抽检3%的自然间,不少于3间。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的条文时区分,对严格程度不同的字眼解释如下: 1) 十分严格,必须做:肯定词为“必须”,否定词为“严禁”; 2) 十分严格,一般情况下应当做:肯定词为“应当”,否定词为“不应”或“不得”; 3) 表示稍有选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先做:肯定词为“应当”,否定词为“不应”; 4)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做,使用“可”。 2 规定应当按照其他相关标准执行的条文的表述方法是:“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照……执行”。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无机硬质绝热制品试验方法》GB/T5486《泡沫塑料及橡胶线性尺寸测定》GB/T6342《泡沫塑料及橡胶表观密度测定》GB/T6343《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水蒸气含量测定硬质泡沫塑料的吸声性能测定》GB/T8810《硬质泡沫塑料压缩性能的测定》GB/T8813《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性能的测定护热板法》GB/T 294《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性能的测定热流计法》GB/T 295《硬质泡沫塑料压缩蠕变试验方法》GB/《声学建筑与建筑构件隔声测量第6部分:楼面撞击声隔声实验室测量》GB/.6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浮动地板隔音系统的应用
总则(33) 术语(34) 系统及部件材料(35) 3.1 系统性能(35) 3.2 部件材料性能(35) 设计(38) 4.1 总则(38) 4.2 隔声及热工设计(38) 4.3 结构设计(38) 施工(40) 5.1 总则(40) 5.3 施工工艺(40) 质量验收(42) 6.1 总则(42) 6.2 主要控制项目(42) 6.3 一般项目
1.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建筑隔声评价标准》5012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等。
2.0.1浮动楼面隔声系统是在承重钢筋混凝土楼板与室内地面层之间增加一层弹性隔声垫,并用弹性片与墙体隔离。室内地面层通过弹性片(隔声垫)与四周墙体及承重楼板隔离,形成“浮动结构”,从根本上隔绝了固体声透射效应,有效地削弱了撞击声透射。空气声隔声是通过隔声垫蜂窝结构的共振效应,改变声音传播的频率,减少反射次数,达到削弱空气声透射的目的。
2.0.3单材料隔声垫包括橡塑隔声垫、改性聚丙烯隔声垫、
复合隔声垫是由两片弹性材料片在厚度方向分层复合而成的一体化片材,有交联聚乙烯复合石墨聚苯乙烯隔声垫、交联聚乙烯复合挤塑聚苯乙烯隔声垫、交联聚乙烯复合聚氨酯隔声垫、交联聚乙烯复合铝箔隔声垫、聚酯纤维复合橡胶隔声垫等。
2.0.13 保护层一般采用细石混凝土、再生混凝土、水
3.1.2 精装修住宅楼面的隔声、热工设计应包括规定的饰面层材料。
3.2.1石墨聚苯乙烯隔声垫分为平板和波纹板,波纹板形状如图1所示,常用的波纹板底部波纹高度有4mm、5mm、6mm,底部波纹波长为22mm。
图1 石墨聚苯乙烯隔音垫瓦楞板(单位:mm)
A-底波高度;B-底波长度;C-厚度
3.2.2本条规定了隔声垫的基本性能。鉴于目前尚无标准对隔声垫提出相关要求,本条主要根据现有的工程经验及材料本身的特性提出要求,综合考虑防火、隔声、保温等性能。隔声垫的弹性决定了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性能,对空气声隔声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压缩弹性模量越小,弹性越好,越有利于撞击声隔声;压缩弹性模量过高,则抗压强度过高,使建筑地面与楼板间形成刚性结构,不利于撞击声隔声;压缩弹性模量过低,虽然有利于撞击声隔声,但在自重和室内使用荷载作用下,上部保护层变形较大,易造成保护层开裂。因此应选择压缩弹性模量适中的产品来控制
控制隔声垫的压缩强度和压缩变化。隔声垫用在建筑楼面上,始终处于压力之下,因此仅需考虑压缩强度,为保证一定的弹性,压缩强度不能太高,能承受正常的地面荷载即可。对于导热系数,厚度方向复合材料制成的隔声垫为非均质材料,但很难将各组分分离出来,单独测试其导热系数。因此,按均质材料的方法测试整个厚度方向的等效导热系数,以等效导热系数和整体厚度为依据进行节能计算。在实际应用中,隔声垫的导热系数还会受到压缩变形和吸水的影响。隔声垫在面层和其他楼面荷载的自重作用下会产生压缩变形,厚度会减小,导热系数会增大,与自由状态不同。另外,隔声垫吸水后,导热系数会增大,不利于保温。吸水不仅会影响隔声垫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而且会降低耐久性。在室内环境中使用的隔声垫的阻燃性能应达到B级燃烧性能,即“难燃”。此外,还应满足燃烧毒性的要求。3.2.5垂直隔离片(图2)应采用弹性片状材料,可采用与隔声垫相同的材料,或采用特殊材料(如PE卷材)。垂直隔离片的高度应高于饰面层表面,以保证良好的隔声效果,避免产生声桥;垂直隔离片的厚度是有规定的,以保证隔声效果。
垂直隔离板的高度应高于饰面层表面,以保证良好的隔声效果,避免产生声桥。规定垂直隔离板的厚度是为了保证隔声效果。
图2 垂直隔离片示意图
图2(a)L型垂直隔离板适合与石墨聚苯乙烯隔音垫配合使用。图2(b)常规垂直隔离板适合与其他隔音垫和无机耐温砂浆配合使用。
3.2.6本条规定了防水胶带的宽度。
为了防止保护层渗透到隔音垫之间的缝隙中,应规定防水胶带的宽度,以保证其有效覆盖隔音垫之间接缝的宽度。
为了防止保护层渗透到隔音垫之间的缝隙中,防水肛门
4.1.1浮动楼板隔声保温系统主要解决和满足建筑内长期居住、休息、工作、学习、生活等主要功能房间的热环境,节约能耗,减少固体噪声的传播,改善室内声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一些辅助房间,如住宅建筑中的厨房、卫生间,公共建筑中的厨房、卫生间、浴室、仓库、楼道及一些设备用房,由于这些房间长期不有人使用,占用面积相对较少,结构相对复杂(如卫生间、厨房的防水处理等),因此这类房间的楼板不做隔声保温设计。
4.2.2 隔声层应根据不同气候区、不同建筑节能标准
4.2.2 隔声层应根据不同气候区节能标准和不同建筑类型对传热系数的不同要求,并根据节能计算选择。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对传热系数和热阻的计算有规定。各组成材料的传热系数及传热组别和热阻均按此标准计算。4.2.3 隔声垫和无机保温砂浆的保温、隔声性能与其厚度有关,因此需要根据租金(保温米数)和隔声要求确定。
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对传热系数及热阻的计算作了规定,按此标准计算传热系数及传热组别及各构件热阻。
.3.2 保护层与墙体交接处应严格设置竖向隔离板结构,使保护层与墙体隔离,使之相对自由地变形。若不设置该结构,保护层在转角处易产生拉应力集中,从而产生斜裂缝。
同时,为避免声桥的产生,对垂直隔离片的高度及垂直隔离隔声垫之间的接缝宽度均进行了限制,垂直隔离片的高度应高于面层,防止保护层、饰面层与基层墙体衔接产生声桥。
4.3.4 采用细石混凝土或再生混凝土作为保护层时,钢丝绳
当网格位于保护层的底部时,它对保护层的限制有限,因此可以采取措施,以确保电线网格在保护层的中间和上部,当钢筋绑定钢筋时,在较大的工程中均限制了电线。当房间面积太大或侧面长度太长时,应控制牙槽,由于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局部地面载荷,不均匀的压缩和隔热垫的变形,保护层容易出现裂缝。
5.1.1.为了确保项目构建的质量,应根据设计图和实际情况准备一个特殊的施工计划。南京网站定制,可以用作接受的参考物理标准。
5.1.4浮动地板隔热系统的保护层是一种基于水泥的材料
5.3.2 The base of the floor is , and the local and lead to of the sound pad, which can cause of the upper fine stone layer and . , the sound pad, the base layer be and . 5.3.4 When the sound pad, be paid to the width of the and the of the gaps to avoid the of sound and when the layer. 5.3.5 When the is in , if the is very dry after the of the layer, which the , it is to water and it. 5.3.6 The most of the floor sound is the of the fine stone or layer. 因此,应注意保护层的构造细节,例如保护层的分层结构,电线网的位置和固定,混凝土凹陷的控制以及维护问题更可能在混凝土下滑时发生。
5.3.6浮动地板隔热系统的最常见质量问题是,精细的石材混凝土或可回收的聚集物应该注意保护层的构造细节,例如保护层的分层构造,因此,在较大的情况下,要付出了更大的控制。建筑。
秋季通常不超过180毫米。胶卷,塑料膜和稻草垫。
6.1.2为了确保施工质量,所有系统组件都必须具有合格的相关证书和测试报告。
因此,应及时进行质量检查和接受隐蔽作品,以确保建筑物的质量。
6.2.2浮动地板隔热系统的现场重新测试,弯曲的管桁架的建筑组织设计在内部蒙古的**体育馆(包括三维效果图),应遵循对应的产品的测试标准,以及是否应确定了验证标准和产品,并应遵循验证的标准和产品。测试应由证人检查资格进行测试机构进行。
在施工过程中很难检查该项目,应检查和记录隐藏的项目。
6.2.4浮动地板隔热系统的隔热性能和热性能与声音隔热垫的厚度有关。
.3.5浮动地板隔热系统的建设完成后,需要放置整理层。
因此,要求在保护层的平坦度上。
因此,要求在保护层的平坦度上。
.3.6当保护层由细石混凝土或再生骨料混凝土制成时,
因此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5051436277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