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物地板的隔音效果较差。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受到其他楼层产生的各种噪音的干扰。严重的噪音干扰甚至会引发各种纠纷和诉讼。民用建筑应尽可能完善防噪、降噪功能,满足人们正常的安静生活、工作空间和保护个人隐私的需要。本文以深圳红树林西岸项目中隔音垫和现浇混凝土复合隔音地板的应用为例,讲解地板隔音系统的施工技术。
1 项目概况 红树林西岸项目总占地面积75,总建筑面积334,建筑总高度为地下室2层,建筑面积82,用于车库和设备间。地面分为3栋折线形住宅,每栋31层。其中:1号楼建筑面积82900平方米,2号楼建筑面积86平方米,3号楼建筑面积81804平方米。项目楼面采用宽平反梁结构体系,采用隔声垫和现浇混凝土复合隔声楼板方式。它使用由突破性快速工艺生产的挤出聚乙烯 (EPE) 泡沫卷。 Ace 22E 5mm厚隔音垫和20mm和60mm厚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XPS)、双向绑扎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
2 设计方案采用传播路径控制的方法来控制楼板的隔声效果。通过在现浇楼板上铺设具有独特弹性闭孔结构的隔音垫层,并设置相应的高抗压强度挤塑板保护层和现有的浇筑混凝土面层和装饰层,连同钢筋混凝土结构层,形成复合隔音地板,减少地板冲击声的传播。其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复合隔音地板示意图
3.材料要求:PE膜(塑料膜)→剪铺挤塑板→绑扎钢网或冷拉丝→打孔筋并粘贴灰饼→浇筑细石混凝土→养护→验收→精饰面层。
412 施工要点
41211 基层要求
现浇结构板表面应用原浆抹平、压光,基层干燥、平整、清洁后再进行铺设。当基层突出的混凝土表面有毛刺或混凝土表面有高低差时,应在阳角处用砂轮机打磨尖锐的混凝土物体,以利于此处隔音垫的顺利铺设。
41212 测量距地面500mm的建筑标高控制线,在布置室周围的墙壁上弹出;计算隔音垫离墙的高度,弹出隔音垫在墙上翻起的控制线。
1)发泡聚乙烯(EPE)隔音垫技术指标及相关要求:每卷宽115m,长70m,厚5mm,密度32kg/m3;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145%;抗压强度≥918N/cm2(70℃,22h);吸水率≤Πcm2;颜色是蓝色。
隔音垫主要物理性能指标见表1。
41213 铺设聚乙烯隔音垫 1)铺设前应根据房间具体尺寸和隔音垫铺设要求对材料进行切割。将整卷隔音垫展开并按顺序铺放。铺设的隔音垫重叠100mm,采用60mm宽的透明胶带纸。密封固定,防止隔音垫施工过程中因受力不均造成材料移位,也防止不同层间施工作业时出现蠕变。
重叠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结构图
2)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XPS)技术指标及相关要求: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采用标准品,长度偏差±715mm;宽度偏差±5mm;厚度偏差±2mm且≤110%;密度35~45kg/m3。其他技术指标参见《绝热保温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GB/T2。
3)聚氨酯(PE)膜应为011mm厚的钢化塑料膜,且材质不得破损。
4)60mm宽的透明胶带。
5)细石混凝土C20细石混凝土,石子最大粒径不应大于面层厚度的2/3,粒径不应大于15mm。
6) 钢丝网
4 施工技术 411
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混凝土基层(原浆抛光面)清理修补→墙体四周弹性水平控制线→隔音垫卸料铺设→铺设
2)铺设时,在地面与墙面相接的内角处,应根据地板精饰层的设计厚度留有足够的隔音垫端部长度。长度应超出精饰地板成品面20mm以上,以保证地板装饰时保证隔音垫边缘压在踢脚线中部,防止形成声桥。拐角处预留的隔音垫端部应用双面胶固定,防止损坏。
3)地面上遇到垂直管道时,应将隔音垫包裹在与墙壁同高的管道上。根部交叉处应进行合理切割,以便隔音垫铺设顺利。多余的部分需要剪掉,不足的部分需要填补。立管根部隔音垫搭接位置一般留距管根200mm处。
41214 铺设聚氨酯(PE)薄膜
1)两片PE膜之间的搭接处应不小于100mm,且搭接处与隔音垫的搭接处应错开100mm以上。搭接处应用60mm宽的透明胶带密封粘贴,以确保在浇筑混凝土时防止损坏。水泥浆流入隔音垫,形成声音桥梁。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水泥浆流入隔声垫层形成声桥,铺设PE膜时应注意避免人为损坏PE膜。
2)在隔声垫截断点(如墙角)处,塑料薄膜应伸出隔声垫边缘100mm,并用透明胶带固定。
41215 铺设挤塑板
1)切割挤塑板时,用尺子顶着切割位置,用美工刀划出10mm深的切口,用力拉。切割应准确上海网站优化,保证误差±210mm。
2)采用错缝敷设,两板之间采用拼接。需要注意的是,板缝位置相互错开不得小于500mm。铺设时,保证接缝光滑、严密,接缝误差控制在2mm以内。然后用60mm宽的透明胶带将其密封,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水泥浆流入下层。
3)反梁楼板存在高差,应采用不同厚度的挤塑板进行填充调整。在一些较厚的板材中,可以采用隔音垫和PE膜(单层或多层)来取消挤塑板的保护层。
41216 装订冷拉丝
1)冷拔丝表面应清洁、无损伤。使用前应清除油污、漆渍和铁锈。
2)装订时间距应均匀。交叉点应完全捆绑。焊盘应放置在冷拉线下方。间距应≤500mm。高度应保证钢筋网或冷拉丝处于混凝土的中上部。
3)打结时,将分缝处的冷拉丝断开。绑扎冷拉丝时网页设计,注意铁丝头和绑线头朝上,避免铁丝头刺穿PE膜和隔音垫,以免形成声桥,降低隔音效果。
41217 冲筋灰饼
测量放线,突出网格线和标高控制点,根据房间四周及上方弹出的500mm建筑标高控制线,在挤塑板(PE膜)上制作灰饼(间距≤)地板。用于控制混凝土面层的标高和平整度。灰饼采用相同强度等级、相同配合比的细石混凝土。
41218 浇注细石混凝土
1)浇筑混凝土时,必须设置接料板。禁止运输混凝土的小车直接在挤塑板上行走,以免损坏挤塑板、PE膜和隔音垫。
2)混凝土保护层边浇边边刮边碾压,用30kg压路机来回交叉碾压3次。刮削后的第一次滚压采用单辊和半滚的方法,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来回滚压。滚压至浆料后,用铁板进行第一次压光。上述工作必须在混凝土初凝时间内完成tΠ2。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第二次滚抛,以增强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保持力。第三次压光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以封闭混凝土表面的裂缝。
3)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墙体与楼板交接处,防止混凝土进入PE膜与墙体之间,以免隔声垫被水泥砂浆污染,降低隔声效果。
41219 维护
混凝土最终凝固后,可用麻袋覆盖,并洒水养护。浇水次数应足够,以保证覆盖层湿润和混凝土表面湿润,养护期为15天。不允许蓄水维修无锡网站定制,防止水从节点处渗入隔声层,形成声桥,降低隔声效果。
5 效果检测
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都受到严格控制。隔音地板施工完成后,对系统进行了模拟,并进行了声学冲击声压测试。结果表明,未经隔声处理的裸楼板冲击声压级为Lpn,W=77dB,低于《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三级标准(≤75dB)。采用该隔声系统建造的楼板标准计权冲击声压级下降至Lpn,W=54dB,楼板冲击声改善达到23dB,实测冲击声压值小于65dB,符合规范要求国家一级住宅建筑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6 结论 1)隔音垫对隔音效果影响最大。材料进场时,除原厂家生产合格证、原厂检测报告、原厂合格证明外,还需按规定到施工现场见证抽样检验。报告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2)楼面混凝土应少掺粉煤灰,细石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施工时,保证钢筋网的位置位于混凝土的中上部。网格间距≤200mm,并保证混凝土表面。要求硬度、耐磨性并保证不打磨。
3)根据房间大小,设置宽10mm、深20mm的隔断缝。接缝处应填充耐候硅酮胶等环保柔性材料。隔断面积宜为36m2,但走廊与客厅之间、门口等处必须设置断面突变部位,有效防止混凝土表面开裂。
4)室内地板精装修面施工时,应保护复合隔声地板的细石混凝土表面,以免损坏,影响地板的隔声效果。例如,精装修地板设计为木地板时,地板应采用软质抗冲击材料。电钻孔应用螺钉固定。钻孔深度不应大于细石混凝土面层厚度的1/2。严禁随意使用铁钉固定。
5)隔音垫及防护层重量轻,附加结构荷载小。与现浇混凝土结合,可显着减少因楼板冲击而产生的声音传播量,保证隔音效果的实现。施工时,详细结构和施工技术必须标准化,避免桥梁的形成尤为重要。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5051436277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